Page 22 - 南科簡訊319期
P. 22
南方日和 │ NEWSLETTER
竹溪寺
繁星熠熠四重奏 麥寮社教園區
Cultural Quartet: Shueijiaoshe Cultural Park, Zhuxi Temple, Mailiao Township Social Education Park
and Matang Tribal Gathering Place
サテライト会場の四重奏 水交社園区・竹渓寺・麦寮社教園区・馬当部落文化集会所
水交社園區、竹溪寺、麥寮社教園區、馬當部落文化聚會所
「2025 建築三年展」的繁星展區讓建築的 騰,對應阿美族的神話與自我認同,傘狀的造
思辨跨出展場,進入地方與公眾的交流中,形 型,則是族人豐年祭時的使用需求。聚會所除
成一張開放、多元的策展網絡,這些園區,個 了日常社交聚會使用,同時也是舉辦豐年祭、
個精彩。 歲時祭的重要場地。
麥寮社教園區 ‧ 徐岩奇建築師 水交社文化園區 ‧ 吳書原景觀建築師
園區以有機理念,利用紅磚鏤空砌法通風 園區以植栽為主題,呈現嘉南平原草原地
採光,兼具美感與節能。基地由生活美學館與 景的生態林相,大量保留老樹,並新植四季變
圖書館兩棟建築組成,兩棟建築外觀以紅磚為 化、樹型優美之喬木,高草如原野般阡陌縱橫,
主,底層退縮設計結合玻璃與隱框窗,增強室 隨風搖曳,繞著古蹟和房舍之間。整體園區皆
內外穿透與延伸性,夜間如燈籠透光,展現獨 為透水地坪搭配疏透的植栽融為一體,產生自
特建築表情。 8 月 1 日至 8 月 30 日舉辦「關於 由流動的花園路徑。
有機建築」作品展覽,及麥寮社教園區興建過
程紀錄展,歡迎預約現場導覽及作品介紹。
馬當部落文化聚會所 ‧ 陳禹秀建築師
聚會所使用傳統服飾的紅、黑、白三種顏
色,入口意象,創造迎接太陽神與長者的意象。
三組紅色鋼構形成聚會所的骨架,象徵阿美族
創始時的三個階層面,使用祖靈之眼的圖騰,
水交社文化園區
象徵祖靈照看著大地,地面的太陽與海浪的圖
竹溪禪寺 ‧ 柯俊成建築師
竹溪寺「寺傍山崖,清溪秀谷,茂林修竹」,
三百多年來,寺中建築幾經更新改建。一期書
院、山門於 2018 年完成;大殿、彌勒殿、全區
景觀則於 2024 年底完工。整體建築型式保有院
落的概念,捨去傳統的符碼與窠臼,樸實、簡
單而實用。待其間綠樹成蔭,深簷迴廊、庭園
路徑,處在其中,心靜而安,一方之地,靜謐
馬當部落
之所,佛理自得。
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