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 - 南科簡訊317期
P. 21
NEWSLETTER │南方日和
( 上 ) 府城隍廟 ( 左下 ) 台灣府署遺址,今為停車場 (右下) 憲兵隊舊址 普濟宮
Taiwan Prefecture: Cultural Heritage Exploration
台湾府署:文化遺産を探索
找不到的府衙 著街就是「考棚」,為科舉時代考 一個開放式的藝文空間,以「分享」
清朝時在臺南設立 「臺灣府 場,可容納千人,遺址範圍約衛民 為前提,廣邀許多藝術家、文學作
署」,這是當時最高的行政機關, 街 106 之 1 號至衛民街 108 巷一帶。 家及建築師等知名講座來此開設文
臺南因此有「府城」之稱,幾經物 崇文書院是臺灣第一所書院,鴻指 學、建築、旅行系列課程,空間內
華滄桑,現今已找不到臺灣府署的 園、崇文書院和考棚可見此處是人 部有大、中小型活動場域,及藝術
建築遺跡。 文薈萃的政教中心。 迴廊提供進行各種交流與動、靜態
展演。
當年臺灣府署設於中西區古名 斯文聚氣在藏風
「府西街」東側,也就是現今的青 臺灣府署所在地現今為停車場 藏風藝文空間在臺南鬧區中取
年路和衛民街之間。日治時期都市 的地主是義昌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許 一隅靜謐之處,拂卻熙熙攘攘的喧
計畫拆除原府署,原址作為步兵 志鋒,他以提供人文場域為理念, 囂,「大隱隱於市」,默默經營一
營,光復後被作為憲兵隊部使用, 保留當年憲兵隊老房子,讓畫家廖 片藝文的美好花園,造訪此處,看
憲兵隊搬走後,昔日府署遺址如今 書賢作為畫室,教人作畫。其旁, 畫、聽講座、喝咖啡,相信您也可
是出租停車場。位於府署遺址東南 沿著綠色廊道以及錯落的植栽,一 以享受「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側小巷內的普濟宮,遷來此處時, 步步走入,是許志鋒先生創辦的 的身、心、靈喜悅了!
府署遺址上已是憲兵隊營區,普濟 「藏風咖啡館 & 藝文空間」,這是
宮是在日治時期因為都市計畫實施
被迫拆遷流離的眾多廟宇之一。
清領時期以府署為中心,還有
鴻指園,為乾隆年間知府蔣允焄修
建的府署庭園,現今四面為住家,
遺址約在現今西華南街東側,可從
西華南街內民族路二段 96 巷,進
入昔日府署後方的鴻指園小丘,隔 藏風藝文空間在臺南鬧區中取一隅靜謐之處,可造訪此處,看畫、聽講座、喝咖啡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