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nctional_image 

Page 15 - 南科簡訊 276 期 ( 2022 年 01 月 )
P. 15
thumb_image 

悠活園區                                         Newsletter



            高中生的諾貝爾獎                                           南科小作家


            南科實中王祥瑜獲旺宏科學獎                                      一位平凡高中生的不平凡之路

            The Nobel Prize for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he Young Writer of the Southern Taiwan Science Park
            Wang Hsiang-Yu from NNKIEH Won the Macronix        The Extraordinary Journey of an Ordinary Senior High
            Science Award                                      School Student
            高校生のノーベル賞                                          南科の小さな作家
            南科実中の総祥瑜君が旺宏科学賞を受賞                                 平凡な高校生の非凡な道


                                                  文 / 蔡汶鴻                                            文 / 陳淑美





                旺宏科學獎邁向二十屆里程碑,2021 年旺宏科                            本學年度南科實中高中部高二社會組人數雖
            學獎頒獎典禮於 2021 年 11 月 27 日在 TICC 台北國                 少,但人人都是很是獨特,尤其是未來文壇之星 -
            際會議廳舉行,南科實中當天由蔡明輝校長帶隊,                             蔡辰佑,高一即出版了第一本書「夢緣期許」筆名
            率領師生出席頒獎典禮。                                        鹿目佑璃;高二出版第二本書「平交道上的鍬形大
                                                               顎」筆名巫夢恩。
                旺宏科學獎是一個號稱有高中生諾貝爾等級的
            科研競賽。南科實中王祥瑜同學在 655 件作品中脫                              「平交道上的鍬形大顎」內容以美國小說作家
            穎而出,入圍前 20 件優秀作品,最後從旺宏電子吳                          H.P. 洛夫克拉夫特的故事人設作為靈感,並加入神
            敏求董事長手上獲頒優等獎、作品最高人氣獎,獲                             話、科幻色彩,成為一部獨有的奇幻世界作品。本
            得 12 萬元獎學金,這也是南科實中學生首次獲此獎                          書運用了「另我」的哲學概念,透過描寫角色的另
            項。                                                 一個自我,穿插許多象徵性畫面及內心獨白架構而
                                                               成的意識流類小說。臺灣現有的奇幻作家屈指可數,
                頒獎典禮現場有教育部林騰蛟次長、科技部陳                           辰佑想要創作在一個幾乎完全架空的世界觀中,融
            宗權次長、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劉火欽館長,以及                             入非主流文學作為特色,實具有其獨特之處。其創
            臺大、陽明交大、清大、成大、臺師大、中正大學                             作理念:「如果有一個角色註定不會死,那它還會
            等多所大學校長或副校長到場共襄盛舉,鼓勵學生                             有欲望嗎?」以這句話當成出發點,寫下這篇故事。
            的科研創作。                                             與其他角色做出對比,凸顯出絕望與希望之極端。
                                                               此外,辰佑借用了他與朋友成立FB網路社團「槐安」
                高中部高二學生王祥瑜的研究主題是研發網球                           的世界觀,並融入臺灣臺東線列車 LDR2200 加入創
            智能球拍「運用智能網球拍提升運動員運動表現」,                            作,營造次文化裡獨樹一幟的風格。借用希臘神話
            在研究方法裡面使用大學物理力學常用的微積分處                             的人物設計方法,譜出具有人類情感的神話角色,
            理九軸加速計的海量數據,進行非線性數據分析,                             使用洛氏風格人設,達到難以言喻的非平衡故事。
            透過三維的旋轉矩陣,數位化網球揮擊時的各項表
            現及重建空間軌跡與向量,演算法的成功獲得評審                                 在辰佑的作品中,他個人最喜歡的角色是「機
            教授一致的肯定。                                           巧精密者」。就如同「機巧精密者」在故事裡作為
                                                               一面鏡子,自己臉部表情永遠是別人的。對應現實
                指導老師南科實中蔡汶鴻老師表示,科學研究                           世界中,就好比是人們的投影:真正的情緒只能醞
            的路是寂寞而且辛苦的,旺宏科學獎在只能有一個                             釀於心裡,而順應著他人給我們的情感。另外,她
            參賽學生的限制下,老師和學生的互動便變得更緊                             不同的身分同時展現了殘酷和溫柔,在故事裡表現
            密,研究壓力是難以想像的巨大,在這過程中,師                             出她畏懼死亡、感性用事,且含有「重生」的象徵,
            生所碰到的問題往往是自己想破頭想到想放棄的,                             意味著就算重要的事物滅亡,他們還是會以另一種
            只有在克服心理障礙後,研究突破盲點後才能感受                             形式活在生命的四周,是一個看似冰冷卻非常人性
            到成就與喜悅。                                            化、有溫度的角色。
                                                                   辰佑已經在醞釀第三冊,請大家拭目以待!





                                                                                Southern Taiwan Science Park  15
functional_image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functional_image 

 

 

 

 

 

functional_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