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 - 南科簡訊321期
P. 21
NEWSLETTER │南方日和
永勝 5 號是作家張曉風的舊居
青春太好,誰知道? 設備,讓人一窺當年工業風華,室內有文化場館及
位於「勝利星村創意生活園區」的永勝 5 號是 展演空間,引入沉浸式體驗:燈光影音秀、聲光廊
作家張曉風的舊居,由屏東在地作家郭漢辰申請進 道、工業風電子音樂的聲音展演、貓道、山牆、處
駐,並將此處打造成獨立書屋和微型文學館,不定 處精彩。
時舉辦講座、活動,目前主理人翁禎霞說:「書店
是一個同心圓,可以延伸、擴張許多理念。開書店
對我而言,是一種想念的方式,只有繼續做下去,
郭漢辰想要推動的文學及地方書寫,才會被看見。」
此處原是眷區,張曉風 14 歲至 18 歲的青春歲月就
是在此度過,她曾說永勝巷 5 號是她一直會記得的
「家的名字」。屋內保留張曉風少女時期 14 歲至
18 歲居住的房間,青春倩影、笑靨盈盈,讓人忍不
住想起她說的「心中有愛,手中有書,當心空無一
客家館
物,便無邊無涯」,在永勝 5 號,一幢老屋、二片
「六堆印記」展示六堆人的生命歷程:祈子(迎
紅門、三棵大樹,閒坐凝思,翻閱幾本好書,便可
接新丁)、伯公(神明與家人)、求學(晴耕雨讀)、
忘情忘憂的。
出嫁(細妹仔過家娘)、敬祖(愼終追遠)、樂曲(客
過境與穿越的驚奇 家八音)、 產業(稻米、香蕉、可可、檳榔)、六
堆黑豬(先民美好物產)等主題,以藝術方式展現
1936 年設廠、2002 年停運的「屏東菸葉廠」,
數百年來客家族群的發展樣貌,以及在這塊土地上
2022 年以「屏菸 1936 文化基地」的嶄新身分重生,
信仰、生活、繁衍的生命故事。
這是全臺首座菸葉博物館,也是屏東人文博物館,
館內有「菸.葉.廠-複薰的金黃記憶」、「六堆
印記 」、「斜坡上的子民 Kacalisian」三區常設
展。屏東菸葉廠內保留大量舊菸葉廠的建築及生產
原住民館
「斜坡上的子民」是排灣族和魯凱族稱呼自己
的方式,展場以「炊煙的祝福」、「時間的景色」、
「母親之河」、「家屋的日常」、「庭園中的故事」、
「群山的環抱」等主題,將原住民的人文藝術面面
呈現,其中展示的工藝品及織藝,既傳統又富現代,
屏東菸葉廠 讓人驚嘆!
18
18

